早年的特区自广东、福建等边陲地带开始,把香港企业、台湾企业、日资韩资企业放了进来。
目前,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(PPP),各地应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,积极推出一系列对社会资本有吸引力的公共项目,以创造公共资本和社会资本双赢的格局,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长。尽管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、挑战愈加严峻,未来还会有涨有落、有起有伏,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,依然有着无限的空间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,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。2014年,我国长三角地区、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水平都超过1万美元,但云南、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仅在4000~5000美元左右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落实推进,中国与塔吉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等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,一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和工业园区合作发展项目已顺利启动。为了提高制造业竞争力,推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,国家制定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。未来,我国制造业出口和企业走出去还会获得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:丝路基金已投入运营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望年底完成筹建,等等。
恰恰相反,政府在其中不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,而且有发挥作用的新的广阔空间。随着这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,互联网将与农业、制造业、传统零售业、金融、交通等行业相融合,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,还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、新业态。三是冷战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,西方国家有可能削减军费开支,从而减轻财政负担。
注:本文由李长久、陈宝森、裘元伦、孙景超、谷源祥、李琮、王怀宁、王逸舟、王金存共同参与 【编者按】当前,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正在相继走出衰退,踏上复苏的路途。与我们许多发展中国家、社会主义国家一样,西方国家也在调整自己,也想改革和发展,这种调整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,是将更多的边缘和外围地区纳入西方经济的轨道。美国经济政策目标从重视增长速度转为重视效益和质量,特别是重视产品竞争能力。1994年第一季度,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已从2.6%上升为3%。
日本现在年GNP已高达3.7万亿美元,如能长期保持3%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可观的。这种趋势估计还会持续下去。
产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,第三产业已占近70%。另外,个人电脑销售额也有增长,失业率逐步下降,曾经衰退的工业生产已开始复苏。在分析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状况时,我们不应忽视大洋洲发生的经济变化。已显端倪的高新科技就有十多个门类,数十种技术。
从宏观上看,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转轨已初见成效,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逐步减少。根据今年以来各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来看,最先进入经济回升的美国,在主要西方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将最快,1994年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1993年3.0%基础上提高到3.5%左右,但与上一次经济衰退后曾达到的6.8%的年增长率相比,还不能说已经很快。前者表现为乌拉圭回合决议的实施,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,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,西方各国经济的互相交织更加密切。它首先要求我们做好迎接世界科技进步高潮的思想上、物质上的准备。
它还将对生产管理的改革、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,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,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觉得你把周小川先生放在陆家嘴,做一个国际金融中心,我认为他会做得很好的。
你看过哪一本书,从事经济政策的他们看过哪一本书,全世界哪里有地方不是说要放马上就放的,德国的经验、到处的经验都是这样。我认为大萧条并不是说经济垮了下去就是大萧条。
在这种情况之下,那我们觉得中国应该怎么做呢?中国现在其实是处在最好的情况,因为我们没有面临信贷破裂的问题,基本上中国没有大问题。信贷膨胀引起的收缩,1929年美国出现过,八十年代后期日本出现过,美国2008年也出现了,这种是很难有的现象。日本在80年代后期,1987年、1988年左右经济衰落下去,楼价下跌,经济下去了,二十六七年后的今天也没翻过身,这才算是大萧条,这种状况才叫做大萧条。这个大萧条的概念,在经济学上从来就没有比较可靠的定义。那就开放吧,你把银行制度搞好了,把金融法律搞好了,那就开放吧,陆家嘴开放,那外资自然就进来了。香港1975年恒生指数从1700点,两个月之后跌到120点,没问题,你说它是泡沫也好,怎么说都没问题。
你要用这个货币制度,中国搞这些利息自由浮动,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?你现在去借钱8厘借不到,那有什么投资可以有8厘的回报呢?这个货币政策根本就不能用,货币只是用来协助贸易,没人叫你用来协助调控经济的,现在变成货币调控经济。我关心国家,可是这并不一定爱国,我关心国家。
他英文讲得好,样子也很好看,外国朋友又多。最重要的资料是三个礼拜前,十年的美国债券,这不是普通一般的债券,是成行成市的可靠的债券,它的孳息率跌到2厘以下,这个现象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出现过的。
最后一点建议,我认为中国的数据,那些国民收入的数据,历年来都有点疑问,而且那些问号越来越多,多到大家都不好意思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出过什么人才?你去看看,一团糟,搞人事关系,又数发表文章多少篇,一下又要去做什么报告,权力斗争。
我十几年前见过一个傻子,我觉得他讲话讲得很厉害,我觉得这个人蛮有本事的,他英文说得非常好,他也没去过外国,我说这个傻乎乎的中国人怎么英文讲得这么好呢,中国真的是有厉害的人的,这个傻子的名字后来我才知道,他叫马云。中国人怎么可以输外国人,很多人比我还厉害,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学教育都搞不起来,学校一团糟,这个要大手改的。无端端的财富跌了,你看不到怎么样才能把它调上去,收入的预期又没有办法调上去,就变的无端端跌下来的时候,财富搞不上去,然后它就前途茫茫了,大家都是采取防守政策。结果又搞出这个4万亿,又地方政府欠了20万亿,乱花一通,这是大问题,就搞成目前这个样子。
30年代的大萧条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萧条开始引起保护主义,国际贸易大收缩,我觉得中国要调过来调政策,中国有这个实力去做,所有关税取消。2007年的时候非常好,后来就搞坏了,那个制度稍稍改一改是很好的,现在搞的一团糟。
另外一个悲观的看法就是从国际上来看,我认为情况也不好,中国不好,国际又不好。所以中国人不需要担心的,要开放就开放。
他知道假如他继续做下去一定倒霉的,一定倒霉的。你想它六七年都完全没起色,总是有人说好了好了,日本讲了二十多年。
第二,关于所谓的金融自贸区,也是搞的一塌糊涂。我认为,虽然我不满意周小川先生的央行政策,我不是批评他个人,央行里面哪一个厉害我都还没见过。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中国经济 。这个是麻烦很大的,为什么有的东西衰落下去会再上升,为什么有的东西又上不去呢?你看看失业率大幅的改善,但是伯南克他说得很清楚,这不是好现象,只不过是有些人放弃了不去找工作了。
但大萧条怎么说呢?显然不是因为经济垮了就是大萧条。货币,是用来协助贸易的,不是用来协助调控经济的。
目前这个形势是很关键的,我希望利用这一次机会,我认为西方有这个大萧条的情况,是很可能的事,而大萧条并不是垮下去那种,而是持续的、长久的不景气的情况。就跟他们说大家一起取消关税,中国是有这个实力去带起整个世界的,中国不要害怕。
所以我对格林斯潘很有好感,他这样子收场,他就把利率调上调下,结果就是调错了节奏。你可以问他,我真的见过他的,我说这个人这么有本事,他那时候没钱的,当年我假如说买了他股票就发了。